中美石油工业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重大合作,均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世界能源格局面临剧变,中美或将开启第四轮能源合作,共同面对已经来临的能源转型和全球环境问题。我相信这将使一次全新模式的、全球范围的、规模空前的合作在今夏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对话中,中美达成了100多项共识,涉及气候变化、能源、环境议题的几乎占了一半。
气候和环境,与能源消费、结构密切相关。中国美国既是第一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也是第一第二的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第一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能源结构上,两国都非常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在中国的比重高达92%,美国则是87%。
除了体量相近和能源环保关注相当以外,中美在能源结构和生产领域发展趋势上却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反差。过去5年,美国成为石油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石油产量增加的一半来自于美国,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得页岩气产量在十年间增长了30倍,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即将实现从天然气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煤炭发电比例首次降到50%以下,石油进口依存度也下降到了50%以下,而2013年二氧化碳排放也减少了7.6亿吨,为世界减排之最。
中国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工场,能源消费迅速提高,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已达到全球人均水平。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发达国家都走过的道路。但回过头看,中国能源结构仍停留在世界百年前的水平,严重依赖煤炭,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比重高达67%,中国消费了全球近20%能源,生产了约12%的GDP,却排放了近27%的二氧化碳。
美国正在引领着新一轮的世界能源革命,全球能源大格局正在悄然发生重大转变;中国则成全球第一石油进口大国了,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60%。两方双赢的能源合作,充满想象空间。
事实上,中美能源合作历史悠久,在155年的现代石油发展史上,中美石油工业有过三次重大的合作,均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这种影响将持续存在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贫油论1907年陕北延长第一口近代油井出油后,引起了美国石油公司的重视,美孚石油公司试图获得开办陕北油矿的权利。
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想开采陕北延长油矿,以解决财政拮据。1914年,北洋政府将地方油矿一律归为国有,设立筹办全国煤油事宜处,继之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中美合办油矿合同》,开设溥利石油公司,在陕北延长成立中美油矿事务所。同年,美孚石油公司了地质师克拉普(化名马栋臣)、福勒(化名王国栋)等六名地质师和五名测量技师,与中国人员组成中美勘探队前往陕北进行石油地质勘察。
他们在陕北近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1:12000的地质测量,随后又运来钻机进行钻探。从1914年至1916年先后在陕北黄陵、肤施、延长、同官司(今铜川)钻了7口井,耗资250余万元。这些井虽然都有显示,但最终都没有发现可供大规模开采的油层。
这次美孚石油公司主持的陕北石油勘探成效甚微,中美合办油矿之事遂告了结。陕北石油勘探结束,克拉普和福勒回国后,根据他们在陕北勘探的结果对中国石油资源进行了评估,并发表了文章。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于1926年第十卷的《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志》上,文章断定中国东北绝大部分地区,从岩石类型及其时代来看,没有含油的可能。
然而某些地区值得考虑,其中最重要的是山西盆地,可能有小规模的油田存在,但不可能发现大的油田。几乎同一时期,先后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布莱克维尔德、美国新莱尔联合石油公司地质师希洛埃、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罗杰斯等人发表文章论证中国贫油。
这些地质师、学者都认为,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陆相地层,而只有海相地层才能形成大油田。当时主导世界石油地质届的权威理论是海相生油论,该理论认为,在陆相地层中是不可能形成大油藏的,即使有也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此后中国贫油论严重影响着对中国石油资源的评价和认识,一直到60年代大庆会战发现大庆油田,中国贫油论才和依赖洋油是的历史一起被甩进了太平洋。
中海油的诞生第二次中美石油合作,是指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石油工业改革、海洋石油开放,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政府有限放宽了对华出口限制。中国则利用美国的新政策,不断增加订购美国的石油装备。
从1971年1000万美元增加至1977年的1.1亿美元。这个数字今天看起来很小,当时可是个天文数据。1977年8月,美国能源部长斯莱辛格在白宫会见了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韩旭。
他对韩旭主任表示:经卡特总统批准,美国正式向中国政府发出邀请,希望中国政府派石油代表团访问美国,考察美国的石油工业。1978年1月5日至31日,中国石油代表团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为期25天的历史性访问。当时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的秦文采先生,后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在他的回忆录《山海之间》激情地写道:这是一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走向开放的破冰之旅。这也是一支中美石油双向沟通、建立互信的友好之旅。
同时,这也是一支全面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学习之旅。秦文采在《山海之间》还记录了他第一次登上美国墨西哥湾钻井作业平台时和老船长的一番对话:大风来了的时候,你们怎么办?秦文采问。
停止作业,撤人。老船长脱口而出。船呢?船当然是交给上帝了。老船长回答的既轻松又幽默,好像自己不是这条船的船长似的。
短短的几句话,给了秦文采一个远比船体震动还要强烈的冲击:人在,设备在。无论遭遇到多么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无论在什么环境,也不管从事的是什么职业,这几乎永远是中国工人忠诚格守的信念,也是身体力行的格言。
我们中国工人的主人翁理念,第一次受到西方人本主义的挑战。人、机器,究竟什么是第一位的?这也引起了秦文采的思索。这一夜,秦文采和那位老船长谈到了船的性能、设备管理、倒班休息、配餐服务等,谈了很多,谈了很久。
就是在这一次的美国考察,中国石油工业高层管理者才知道了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钻井承包商,按船天收取租金等等一系列全新的概念。秦文采等一行了解到,美国人在自己的体制与管理模式下,创造了非常优异的钻井作业业绩。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模式,全新的体制,一切都是新鲜的,前所未闻的。
西方的这样一套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拿到中国来行吗?又怎样才能与中国石油工业进行成功的对接?这次考察,海洋石油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石油工业日后的实践刻下了深刻的印迹。没有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和面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正是访问成果之一,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中美能源合作的成果。这一次中美能源合作,不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在观念行为模式方面,影响都极为深远。
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海上油气对外合作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没有这轮中美合作,就没有中海油的今天中国海洋油气的产量已达5000万吨油当量/年,从无到有,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的海洋石油强国之一。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显示。
本文来源:亚星游戏官网-www.tbwlbj.com
Copyright © 2005-2024 www.tbwlbj.com. 亚星游戏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台湾省台湾市台湾区标时大楼497号 :ICP备33296202号-8